1)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真的建文皇帝 下_世子很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孝孺相貌方正,仪表堂堂,四十上下的年纪,因为喜欢读书的缘故,一点也不显老,气质内敛,一言一行都携带着书卷清气,观此人外形便真应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

  师从大儒宋濂,方孝孺也跟着名动天下,但他却是个没有参加过科举的教书先生,蜀王听说过方孝孺的贤名,聘请他当蜀世子的老师,也只是个九品小官。

  哪怕方孝孺没有功名在身,哪怕蜀王世子没有好老师教导,都按捺不住朱允炆仰慕已久的粉丝心情,尽管郑沂百般阻拦,不惜用告老还乡劝谏,朱允炆也没有丝毫动摇过召方孝孺入京伴驾的打算。

  这不,郑沂前脚刚离开京城,后脚方孝孺便被“一心为皇帝表弟着想”的李景隆遣人带来了京城。

  朱允炆见到方孝孺那叫一个欢喜,尤其这位希直先生还有如此出众的形貌!

  朱允炆直感盛名之下无虚士!他不顾旁人的劝阻,将方孝孺破格提拔为翰林侍讲,每日伴驾讲座,让方孝孺为其讲解书本上的难题。

  对于方孝孺的礼遇还不仅如此,朱允炆还让方孝孺担任了修撰《太祖实录》以及《类要》的总编纂人,他也不管方孝孺这些年是个一门心思研究书本,研究备课的老师,每逢朝廷重大事项的议决,朱允炆都要询问方孝孺的意见。

  所以此次廷议,朱允炆照例宣方孝孺与会,也不管方孝孺这个藩王府上的教书先生,一跃步入权力核心圈,给殿内这些大臣造成多大的冲击。

  方孝孺本来还很惶恐,自觉没有施政经验,不敢随意乱提意见,但是再如何谦恭的人,碰到一个疯狂追星的粉丝,一个每天都在左右的粉丝,一个每天都让你提意见的粉丝,也会不自觉地产生一些膨胀。

  尤其这个疯狂的粉丝还是当今天子,谁能不膨胀一下?

  试想皇帝让你试试,哪位大臣敢不让你试?哪位大臣敢说你的意见不好?

  郑沂这样正直的大臣还是比较少见的。

  哪怕你的施政手段很是稚嫩,很理想主义,但只要是你的出发点全是好的,是皇帝与朝廷考虑的,大家也就能忍则忍。

  所以,即便方孝孺一些意见有不对、不合时宜的地方,也没有人会站来随意指摘。毕竟,指摘方孝孺,不就是指摘他身后的皇帝吗?

  这可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何况方孝孺确实算是个君子,君子起码不会像那些个锦衣卫一样来故意害你。

  稚嫩一些便稚嫩一些吧,反正危及不了天下,只要不太过份,由着你们君臣胡来又能怎么样?这便是绝大部分朝臣的心声。

  可惜的是,朝臣们并不知道君子的危害也是很大的,有时候也会危及到江山社稷,尤其是在所有人都不肯站来指明的情况下。

  君子也一样会膨胀,并且膨胀起来的速度往往比坏人快上几倍,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