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洪武好还是建文好?朱棣大笑:“施政从来不能单靠道德”_世子很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之初,本来打算一改太祖朱元璋“尚武”的作风,转为集中经营文治。这个意图从他的年号“建文”当中就能看出。

  大兴文治的政策其实很不错的,但走极端就容易出问题。建文帝首先任命一大儒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可这位方孝孺以前只是汉中的教书先生,从来没有施政经验,虽满腹学问、满腔忠义,却不太接地气,一味崇尚周朝的“井田制”,甚至想全国推行……

  不过,建文帝还算是个循规蹈矩的人,他按照继位程序下诏施行宽仁的政策,赦免过往犯罪的囚徒,并减轻赋税。

  诏行宽政,赦有罪,蠲逋赋。(《明史恭闵帝纪》);元年刑部报囚,减太祖时十三矣。(《明史刑法志》)

  尽管他在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八月厉行“削藩”,废周王朱橚为庶人;建文元年四月,再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柏惧,不堪受辱,阖宫焚死;齐王被软禁在南京;代王被软禁在封地大同。两个月后,削岷王,废为庶人,徙漳州。

  建文帝逼死亲叔叔朱柏一家,是他难以抹去的污点,但他同时善待“兴州、营州、开平诸卫军全家在伍者”、“天下卫所军单丁者”,与民休养生息。

  诏兴州、营州、开平诸卫军全家在伍者,免一人。天下卫所军单丁者,放为民。(《明史恭闵帝纪》)

  自古削藩都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当时的燕王朱棣秣马厉兵,相比之下,建文帝此举明显宽仁有余,思虑不足,无异于激化矛盾,显示出他的施政经验远不够成熟。

  虽然建文帝不久尝试作出补救,以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司,仔细监察朱棣的一举一动。

  冬十一月,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察燕阴事。(《明史恭闵帝纪》)

  然而朱棣已经意识到,接下来是你死我活的局面。军事侦察燕藩是一回事,安排足够兵力以应对侦察所得又是另外一回事。前者不能代替后者。张昺、谢贵后来被朱棣果断斩杀,这正是建文帝做法失当所引致的。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秋七月癸酉,燕王棣举兵反,杀布政使张昺、都司谢贵。(《明史恭闵帝纪》)

  不过,建文帝仍重视对“山林才德之士”的选拔。诏求直言,举山林才德之士。(《明史恭闵帝纪》)

  且减免天下田租,释放士兵、囚犯还乡。是月(案:指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赐天下明年田租之半,释黥军及囚徒还乡里。(《明史恭闵帝纪》)

  这些举措皆有助民心的归趋。而暹罗、占城的朝贡,更反映明朝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关系。

  是年,暹罗、占城入贡。(《明史恭闵帝纪》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