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一十一章 纵横四海,经略万邦_世子很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朱久炎汇合后,蒙鉴将俘获的燕军要员也悉数带到。

  郑和躺在一个担架上,他受伤虽重,但已经过沈亦的精心治疗,除了行动不太方便之外,性命已无大碍,只需精心修养,便可痊愈。

  朱久炎从上方放眼望去,这些已沦为阶下囚的燕军将官神色各异:蒋玉、郭亮、赵彝等将领大都惶恐,不知朱久炎要如何处置他们;至于隶属西厂负责监军的郑勃等人则早已瘫成一团烂泥;唯有孙瑜与道衍的养子姚继梗着脖子,对朱久炎怒目而视,一副视死如归的姿态。

  朱久炎根本不在意这些,此刻他的目光,只停留在那只担架之上——这个被抬进屋后便一直躺着的郑和。

  自京城一别,这位流芳后世的航海家、外交家便一直活跃在对抗自己的前沿。这位宦官比过了大多数正常男儿,多次给自己的制造麻烦,甚至连燕王的逃走也是其以身掩护造成的!

  历史上的大明国祚近三百年,要说他真正尊敬的人,除了老朱与后来的孝宗朱佑樘之外,眼前这位七下西洋的郑和便是第三名了。

  很多人诟病说下西洋乃是劳民伤财之举,掏空了大明国库,却没给大明带来多少益处,实属百害而无一利,是大明最大的弊政,朱久炎对这个观点很不能认同。郑和下西洋之举有着非常积极的一面:传播大明天威,交流各地文明,互通商品有无,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国人的视野,让他们明白天下之大,中华大地也只不过地处一隅,使朝廷和百姓从煌煌天朝的狂妄自大中清醒过来。

  再者从政治上考量,就如今的世界形势而言,他皇爷爷领导的农民起义,是具有国际意义的,老朱是反抗草原人的统治并获得重大胜利的一个中国本地民族的首领。

  将草原人驱逐出中国的本土,恢复了北宋以来被异族占领的大片原有领土,而且还吞并了原来不是中国国土的云贵高原,即原大理国,还有吐蕃国的一部分,即川西北和青丨海,并进军长城以外,占领了东北的一部分,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

  这是自唐代以来,中国人的重大胜利。

  但是,如今的蒙古帝国还没有消失,他们的朝廷不过是跑回草原老家去了而已,他们还成立了北元政权,继续对大明构成威胁。

  其他几个蒙古的汗国还在,这几个汗国更着统治世界上很大的一片领土,疆域比大明大多了。就此时的世界格局看,大明仍旧在蒙古帝国的包围之中。

  而要打破这种格局,就必须采取中国人传统的战略,远交近攻,郑和下西洋便是带着这样的外交使命去的。

  大明此刻近攻的是北方的草原人,要远交的是南洋诸国,即那些曾经被草原人占领过或向草原人朝贡的国家。郑和下西洋所要宣示的是,那个曾经统治过中国和其他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