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65章 一起开业_重生之最强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参加了麒麟方便面粤州工厂的开业典礼,殷俊并没有跟着李超人他们一起回香江。

  连乐易铃都没有回去。

  他们当然不是为了殷俊的洗涤化妆用品公司的收购,那是一个长远的事情。

  他们是为了此时也刚好开业的麒麟商业广场。

  只不过因为是华京、沪海、临安和粤州的八座麒麟商业广场同时开业,两人也没有都留在粤州。

  乐易铃留守粤州,殷俊去了沪海,霍健宁直接从香江去了临安。

  最后的华京,则自然是魏小范去坐镇了。

  3月份才去了沪海一趟,这才过了两个月便再次来到了这个曾经的远东第一大都市,殷俊理所当然的再次受到了杜先生他们的热情招待。

  麒麟商业广场的开业,因此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如今是1985年,距离改革开放的起端,已经过去了接近8年的时间。

  比起1978年的一穷二白来说,如今的华国,不能说是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至少是变化非常的大。

  特别是沪海这样的全国第一大金融轻工业都市,在部分的释放了活力后,变化更是日新月异。

  如今沪海的平均月工资120人民币,比起华京和粤州都要高一些,就是一个最大的体现。

  像是梁朝韦他们去的黔州,才仅仅不到的他们一半而已。

  说句会让后世人笑话的话语,现在沪海街头跑的车子,都要比别的城市多不少。

  就这么实际的讲吧,1985年的沪海街头,已经出现了在早晚上班高峰期会堵车的情况

  虽然堵车的只是那么几条主干道,而且时间也不会长,但这在于其它城市99的都还只是自行车,连摩托车都没有几辆的年代,汽车堵车,这该是代表着多么的一种繁荣景象

  说出去都能让别人给羡慕死

  毫不夸张的说,沪海市如今堵车的时候,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停下自行车或者走路的步伐,去聚精会神的观看,看得还挺高兴的。

  然而呢,看过了40年之后沪海的少年,自然不会多么的兴奋。

  相比起40年之后的小县城,沪海也就是面积大了不少、西洋风格的建筑物多了一点而已,其余的无论从道路建设、市政绿化等等方面,还是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随处可见的辉煌热闹铺面,都还是要差了不少。

  1985年的普东地区,也只是把鹿家嘴这边的沿黄浦江岸土地卖了一部分出去,香江和东南亚的资本都还没有正式的开始建设,这里依旧是非常落后的农村区域。

  所以两座麒麟商业广场都开在了普西的区域。

  一座在人民广场和自然博物馆之间的华京西路上面,另一座在虹桥的许家汇中心区域。

  两个都是沪海市如今和以后非常繁华的区域,人口也最为密集。

  它们直线距离相距是9公里,正好不用重叠影响彼此,而且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