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节 宿命之错 何必有我(二)_湘西往事:黑帮的童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上记住,,如果是UC/浏/览/器可能会转/码,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公元二零一三年年初,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个很火的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面有一个片段,记录了一位河北采藕者的真实生活。

  我还记得那个人大概三十多岁的样子,正当壮年,对着镜头,他说了一段话,具体怎么说我忘了,大概意思是:采藕这个工作是个青春饭,一般都是冬天采,而且藕很脆,机器一掰就断在淤泥里,没有用了,所以,只能人工用手,天寒地冻的站在齐腰深的水中间,不到一个小时,寒气就会浸入整个人的腰部和膝盖里面,防水服橡胶套都没有用。我每天都要工作十来个小时,工作完了,人腰酸背痛,疼得不得了。所以,趁着年轻多干几年。老了就不行了。

  采藕人的艰辛痛苦,镜头帮他记录下来,得到了人们的尊敬与同情。而且,他是在为了自己真实的生活与幸福在奋斗,是他个人自愿的选择。

  可是,肖姑娘就完全不同了。

  一九七五年初,政府决定在当时九镇区公所所属的一处上游河段修建大型水库,待到水库修成之后,涝灾可以蓄洪,干旱可以放水,非涝非旱可以发电,利国利民,功在千秋。因此,为国家大事计,九镇地区每户人家都必须派出至少一个劳动力,算工分。(前文中提到胡少强胡少立的母亲,同样就是累死在修建这个水库的时候)

  肖姑娘没有其他劳动力,有且仅有她一个人,所以,她参加了,必须得参加。

  水库开始修建的时候,是刚过完年,早春。

  水库修建在白杨河上流的一座深山里,每个游泳的人都知道,大江大河里面的水永远都会比游泳池中的水感觉要冷很多。

  因为,江河的水都是流动的,是活水,而游泳池就和采藕人种藕的小湖泊一样,不流动,是死水。

  采藕人还有现代科技的防水服与橡胶套。

  肖姑娘却什么都没有。在山区极度潮湿阴冷的倒春寒天气里面,肖姑娘和那些强壮精干的男人们一样,挑着几十斤的石头水泥,卷着裤腿,光着脚丫一步步的淌入刺骨的河水中,涕泪交加,汗流浃背。

  对于一个娇嫩年轻的姑娘而言,那是怎样如同地狱般的痛苦啊!

  冰寒的水流在一瞬间就穿透了原本干燥的衣物,透过胸部以下淹没在水中的每一处毛孔,渗了进来,寒了她的胃,寒了她的心,也寒了她的子宫。尤其是每个月,女人来例假的那几天,原本就有痛经毛病的她,小腹更是愈发绞痛,让人死去活来,她一次次的晕倒在水里,一次次的被人救起,却又一次次的继续劳作。

  因为,她没得选择。

  她需要工分,她要吃饭,她要活着;没得工分,就没得饭吃,就活不下去。一起工作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