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杀人的艺术品_世界特种部队始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沈擒龙没有想到警察们的喊叫可能带来的危险,不但没有逃走,反而大步追赶上去,对准这些警察的后背狠狠开火,一枪一个,把逃走的三个警察全都打倒在大街上。

  这倒不是沈擒龙的枪法有多么好,这是沈擒龙第一次使用这种被中国人称为匣子枪的驳壳枪,他能够取得这样的战绩,完全是因为这种驳壳枪的威力实在惊人。

  驳壳枪,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

  最早的驳壳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的菲德勒三兄弟工作闲暇时聊出来的。

  毛瑟手枪面世的时候,世界各国意识到左轮手枪已经不能适应近代军事作战,左轮手枪威力较小,装弹过慢,如果一次射击完成,需要很长时间重新装弹。

  欧洲列强在对付手持大刀长矛的非洲、东南亚土著的时候,这些手持冷兵器的武士在身中数枪情况下,依然能够继续作战。美军一支骑兵部队遭遇印第安人突袭,因为没有带马刀,而携带的左轮手枪装弹过慢,全军覆没。

  自动手枪的威力大,射程远,重新装弹快,制造也比较容易,更符合军事作战的需要。但是在19世纪末期,自动手枪还是新事物,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军队使用自动手枪作为制式武器。

  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隔年正式生产,命名为毛瑟军用手枪。

  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称为匣子枪、盒子炮,有全自动功能的,又称快慢机,毛瑟厂则称之为速射型。

  但是由于该枪价格太高,是普通手枪的数倍,就算是世界超级军事强国也无法大量购买。

  当时一般的手枪单价不过几美元,毛瑟手枪的价格一般是二十五美元,一把枪相当于三四把。手枪装备部队动辄就是五到十万把,这个价格即使富裕的欧洲国家也承受不了。

  所以一直到1939年毛瑟厂停产为止,毛瑟手枪没有成为欧洲任何一个国家军队的制式武器。

  按照常理来说,欧洲国家不能承受,那么贫穷落后的中国更是不用提了。但如果以毛瑟生产100万把,其他仿造的50万来算,中国便占了几近三分之一。

  中国自从1920年军阀混战开始,日本就控制世界各国对当时的中华民国进行长达10年的军事禁运,国与国之间的买卖基本是禁止的,一切进攻武器都不得卖给中国。

  中国当时的工业系统薄弱,勉强可以造一些步枪和步枪的弹药,至于连射武器是很难造出来的。

  这就使得,各派军阀交战时以大量乱七八糟的步枪和少量轻机枪为主,自动武器非常的少,火力非常的弱。

  四川的部队主要使用自产的垃圾步枪,子弹出膛都不走直线。贵州军阀更惨,一部分士兵连枪都没有,必须手持大刀长矛作战,还被称为徒手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