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章 大明最后的精锐_葬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明军发动进攻。

  在这方面上,多尔衮还是有一定的把握的,毕竟这些年的经营下来,山海关一带的守军之中已经有不少明军兵将表示愿意投降他们建奴一方,所以即便是打不下山海关,最起码他也能打开长城上的几处缺口。

  但是多尔衮却不知道,仅仅是一夜的时间过去,山海关的形势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大中军情报系统的帮助下,吴襄就在下定决心投靠大中军的当晚,便在山海关守军之中进行了一场空前的大清洗。

  吴襄毕竟是关宁老将,控制兵将还是颇有一些手段的,而且他的性格也不乏杀伐果断之处,先前只是他没有能下定决心,但是一旦他下定了决心之后,动起手来却是毫不容情的,当晚便抓捕了几十个暗中联络建奴试图投降建奴的各级军官,半夜时分便将他们尽数处决,人头挂在了关城之上,以此来震慑诸军,虽然个别的军将发现势头不对,试图反抗,但是他们身边却早有大中军一方安插的细作和提前收买的内线,这些人不等他们兴兵作反,便痛下杀手,在吴襄派人前来抓人的时候,很快便配合吴襄控制住了这些反将的兵马,并且很快更换了主将,重新稳住了一些不太安分的部队。

  等到多尔衮兴兵猛攻山海关一带的长城沿线的时候,却突然间发现,山海关沿线的明军抵抗的都十分激烈,各种炮火此起彼伏,打的进攻的建奴军伤亡惨重,没有一处抵抗有明显放水的迹象。

  关宁诸军到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没落,但是毕竟是大明几十年来,集天下之力,供养出来的一支人马,现如今虽然凋零,但是镇守山海关一带的这些兵将的装备质量放眼天下,还是数得着的。

  更加上山海关乃大明京师之北门,又是抵御建奴的最后一道防线,不管是哪一任蓟辽总督上任,都不敢对山海关一带的防御掉以轻心。

  早先长城上是没有敌楼的,但是在戚继光北上入主关宁一带的防御之后,便着手在长城上开始每隔三里,便修起一座敌楼,除了可供守军遮风避雨之外,还可以增强长城一线的防御力量,所以山海关一带的长城除了坚固之外,守御功能十分完善,想要攻克这里的长城,不流足够的人血,是不行的。

  现如今大部分关宁军早已不存在了,抑或是被建奴所灭,抑或是被朝廷调入关内一支支的覆灭在了各地战场之中,吴襄麾下的这两万多关宁军可以说是整个关辽诸军之中硕果仅存,但是这些山海关守军手中掌握的武器质量,也可以说是诸军之中最好的。

  正因为山海关的重要性,使得明朝历代都这里的防御都十分重视,最好的武器往往都先发放到山海关一带,所以山海关一线的长城上,火炮密集度恐怕是这个世界上在这个时代最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